【霹靂不霹靂?之一: 霹靂的海藍年代】
 
(原Bastbook貼於  27/10/2007 19:40:00 的留言。)
 
1/13歡迎繼續收看霹靂董事長談周邊商品
http://member.pili.com.tw/forum/viewtopics/piliproduct/11685959944731/page-1
(通常您一定要先 Log in 進入霹靂網的會員身份,才能看到此議題啦。 請登入霹靂網->周邊商品討論->更多舊主題->使用搜尋「1/13歡迎繼續收看霹靂董事長談周邊商品」 。)

如果再看不到,就請進入霹靂網->周邊商品討論->更多舊主題->使用搜尋「1/13歡迎繼續收看霹靂董事長談周邊商品」
=========================================
 
Bastbook大人,自己可能沒想過會有今日。由一則留言,引起了敝人對霹靂多媒體的經營方向與其周邊商品的殘念。無論是[用力臺灣][海外擴張之方式][周邊商品之價位與品質][第二部電影]或是[主題樂園之開設]... 不論對錯(由誰來評估對錯啊?),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當然,您別期望在那目前長達18頁的留言中能看到霹靂當家的都說了什麼,請專心看目前在第一頁的Bastbook大人的留言就對了。 ^^
您對霹靂有什麼看法、建議、甚至是抱怨,敝人都很好奇。
 
 
《水凡回覆於28/10/2007 19:01:33》
 
黑道書也不是很好心… 害敝人白翻了十八頁留言才知道那主題中根本沒有黃大談話內容的節錄。 =”=+ 該主題題目是騙人的!
===============================

水凡當時沒看到那兩集的「藍海年代」的節目,不知道主持人與黃董之間的實際訪談內容… 要我只以其他人與你的留言內容來說說對霹靂未來的走向、黃董對管理知識與周邊商品的態度的看法… 真的挺難的。
我們角度之切點不同,緣於你著重在「先紮根臺灣、後搶攻國際市場」,而敝人只著眼於“倘若霹靂多媒體公司已決心進軍美東,可考慮利用的打響知名度之方式”的部份。 我們所考量的範圍,重疊區域不大。 今先就你於「1/13歡迎繼續收看霹靂董事長談周邊商品」中的留言內容,表達敝人之部份看法。 (請原諒敝人將截取原文片段為引用之行徑。)

1):「肉綜一串的企業體,是很難快速應變環境與移動,最重要的是成本無法降低,霹靂戲迷就無法得到滿意的價格,高價格、低品質、低需求、低產量、低效益、低社會福利貢獻。」
同感。 霹靂戲迷對於其購買之霹靂周邊商品的價位、品質與滿意度到底是感到合理、差強人意或大失所望,相信霹靂自己多少是心裡明白的。 但對於「低社會福利貢獻」,霹靂又有幾分自覺? 
在2006年4月10日,敝人曾在自家天空部落格小提過霹靂絕少做樂心公益、回饋社會之事。 當時寫到:

『● 3月15日已經過去很久了。 在那日之前,不只宸宸在為是否買「霹靂劍蹤」DVD而天人交戰。特價$3200元耶~ 會比恢復原價後便宜許多耶~ 但我仍然考慮了很久。 考慮的不是售價,考慮的是怎麼花錢。 原因是,3月15日之前,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消息: 一位家境不算富裕的學生,捐出他從小到大的所有積蓄,一千多元,幫助其他失學兒童。
用$3200元去買我最喜歡看的布袋戲劇集,沒什麼花不下手的。 但那孩子捐出了自己僅有的,立意卻是幫助人... 那一千多元怎麼看都比我的$3200元多啊...。一位孩子如此富有,為什麼我比他貧窮? 在心靈上。 所以盯著3月15日從時間上與我無交集地走過。
前一陣子,知道朋友的朋友在賣風景桌曆,一份$168元,其中每份所得將捐出$50元給世界展望會。 如果此風景桌曆賣出100份,他就將捐出$5000元...  原來世上的好人還是不少。而霹靂公司... 動輒售價在四~五千元一套的DVD... 能從中捐出多少部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加盟店的交易,無論售價多少,霹靂公司自該盡保障加盟者的責任,我也不會多說一句。 然而霹靂公司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不在其霹靂網上的交易,霹靂公司也無法否認吧? 若是特價後賣產品仍有賺頭,則恢復原價後的情況又是如何?有些市售零售商甚至能將布袋戲DVD、VCD產品的價位訂的比霹靂官網的特價還便宜許多... 這代表什麼? 就算沒學過「成本會計」也能明瞭。
霹靂的DVD發行權交給某個代理商後,其實產品的售價應該也不是霹靂公司能全權做主的,故我不能拿市售零售價與霹靂官網售價的價差來加深霹靂公司給許多消費者坑錢的印象。我真正想說的是: 發行一份$168元的風景桌曆的人尚能從收取的金錢中捐出$50元救助世人... 那霹靂公司能否由霹靂網的特價、原價之價差中捐出7%~8%的所得來行為善不欲人知之事呢?我是一直想著這種可能性的。
雖然我沒權力批評霹靂公司怎麼賺錢,也根本沒有立場說霹靂公司如何賺錢的問題,然而,在霹靂公司得利得勢之後,是否該想一想如何「得名」的方式? 「名」,名聲也。 霹靂公司該問自己想要的是何種「名聲」。
倘若霹靂公司願意捐出小部份網上交易所得來幫助人們,將無須在意任何「沽名釣譽」的說法,因為您做的安心(請忽略那一丁點兒的痛心)。 而敝人,將砸錢砸的更捨得一點。』

也許多數戲迷們看不到霹靂出產周邊商品的高成本苦衷,可人們最直接記得的卻是霹靂有進無出的斂財印象。 無論霹靂是否真有斂財之實,可它在外卻已有斂財的惡名聲。 部份周邊商品並不符合多數戲迷的期盼,貨物不流通、資金轉動慢,自然收益不大,然而,“高價少賣”真比「薄利多銷」的做法有利? 問題的源頭在於霹靂自己,如何能只以自己獲利不高的心態來看待自己該不該樂心公益、回饋社會? 提醒霹靂公司多參與公益活動,實際上也是為它自己圖利的用心。 古有馮諼為孟嘗君市義;霹靂中卻無人能建議黃董該為自己“市義”? 而無論「市義」是否只為一個沽名釣譽的名聲,霹靂公司卻絕不可忽略一個好名聲能帶給它的好處。 此好處到底有多大的用處? 待說到放眼海外市場時,一併淺略說明。 

2):「個人多次聽聞到黃強華先生以「我們沒有競爭對手」的口吻輕忽外在環境因素…。」
黃強華先生真敢說霹靂沒有競爭對手? …難道他們還看不見自己的競爭對手已在中國大陸蓄勢待發中? 這些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矣。
黃強華先生此言,太過輕率,太輕忽市場上的瞬息萬變。

3):「在座談中,個人對大霹靂影片出租率有些疑問,以黃強華先生指出的100萬人次(月)的出租率換算,其影片年產值應該大於七十億才對。 1,000,000×50×140=7,000,000,000…」
請問,這七十億的年產值估算中,50代表的是什麼、140又是代表什麼?
而您估算影片月出租人數在八千四百人上下… 會否低估了?

4):「大霹靂是沒有市場區隔,企圖從零歲至百歲以上的人都要納入…」
這是目前能看到的事實,但霹靂並不是尚未注意到這問題層面的。 記得敝人於2006年2月5日時曾在天空部落格說過一段話: 『霹靂也決定要做兒童布布節目... 不錯、不錯,正確的決定。幾年前,看到朋友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每天必看霹靂在電視上演的劇集,就覺得擁有自家電視台的霹靂應該可製作更多不同方位、適合不同年齡層的節目,無需播韓劇的。 兒童節目不多,大家都知道。布偶人物能成孩子的朋友;布袋戲的精緻人物當然也可以。 』 可見霹靂是開始有心製作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的劇集,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已徵選到適合的編劇群了。 先做到這一步,再來逐漸區分出15~25歲、40~55歲及其他細分的觀眾族群吧。不過,若想以市場區隔的目的來製作多齣不同的劇集… Bastbook大人是否又考慮到霹靂目前有否足夠的人力與資金的問題?

當時敝人還提到: 『水凡最期望霹靂能跳脫現在冗長的故事線,開闢新江山。 霹靂布袋戲的故事線太長,新編劇雖能繼續維持以前的光輝,卻絕難不被舊包袱所累。 霹靂的新編劇不見得無能,但拳腳伸展不開卻是一定。
如能像製作一般電視劇一樣,再好的戲都有結束時,觀眾比較有心期待下一個全新的故事吧? 最被觀眾喜歡的人物,還可以另開新分支,替他們編屬於他們的故事... 這樣不好嗎?就好像楚留香、四大名捕、布衣宰相一般,主要人物仍在,可新故事不需牽扯一堆舊故事線... 包袱少又演來較新鮮;這樣會否比較好?
(P.S. 一直認為霹靂若要改編名著為布袋戲的話... 古龍、金庸的小說都太膾炙人口,已經無新意了... 不做也罷。 反而以霹靂現在的美型人物與現今聲光電腦科技,最適合詮釋「聊齋誌異」。現在聊齋之所以給人淫豔的印象,不是因為原著如此,而是後人加油添醋所致。 「聊齋誌異」中不乏勸人向善的寓意,就看你霹靂編劇的能耐了。 金鐘獎不是有「最佳改編劇本獎」?霹靂你敢不敢再接再厲拼金鐘?)』 這是我對霹靂的中長期期望,願黃董細細評估其可行性。

5):「…黃強華先生的跨國際似乎是太多了點,美日中包辦全球三大經濟體,會不會太急了點,在資金有限下做如此的擴展行動,這會不會太樂觀了。」
會。 光是要於開闢中國大陸市場的同時還想西進美東市場… 資金與人力將一併捉襟見肘。 「齊頭並進」並不可行,但利用一快一慢中的時間差,於投入大陸市場小有成就後,宜將獲利再轉投資,「打鐵趁熱」下挾風勢煽起火勢,席捲美東市場。

6):「聖石所遭遇到的還是文化、語文的問題…」
Bastbook大人真認為「聖石傳說」闖美失利是因為文化及語文的問題? 那您能否解釋「臥虎藏龍」電影以中文發音、英文字幕上映,卻在全美大獲好評、名利雙收… 這又是為什麼? 同為外來/外語片,「臥虎藏龍」電影獨沒有文化及語文的問題? 水凡認為,出資拍攝此片的哥倫比亞公司是個原因,為該片砸下多少廣告預算也是一個原因,李安導演在國際上有名氣還是一個原因。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望塵莫及。 也因此,水凡提出那些很有壓力的建議,望霹靂放手一搏。

7):「當下回再上美國的時候,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心力去消除爭王記對美國觀眾所留下的後遺症吧!」
呵呵~~ 先請霹靂公司確定「爭王記」真有讓美國觀眾留下強烈的印象後,再談是否想方設法去消除後遺症的必要性。

8):「對企圖全球爭輝的大霹靂而言,也該同時培植美中日的特殊俚語翻譯人才才是,致於各語言在配音上,倒是不這麼重要,能配卡通,就能配布袋戲…」
沒錯,配音員能給卡通配音,自然也能替布袋戲配音;霹靂根本無需擔心以不同語言來詮釋臺灣布袋戲時的聲音演出之問題。 口技傳承的問題只在臺灣本土,對海外佈局確無影響。只是,霹靂該如何“培植美中日的特殊俚語翻譯人才”? 雖有「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之說,但敝人並不知道大製片公司為讓旗下電影打入其他語系市場而培養通曉多國語言之翻譯人才的實例。 (敝人真的孤陋寡聞。)
倘若今日水凡真要將拙作轉為英文出版,我會找誰翻譯那些帶點咬文嚼字的句子? 培養我那些在美國出生的後輩嗎? 不,我屬意我大學時期認識的美國教授。 她英文流利卻又精通中文,去過臺灣與中國大陸,深知中國人的倫常觀念,更鑽研中國古籍,識儒、道、墨、法,四字成語根本難不倒她。這種人才,才是能翻譯拙作的人選。 而相對於霹靂的情況… 台語俚語的使用比例真的很多嗎? 霹靂的戲詞,其實已經很國語化了,對吧?更何況,翻譯人員該是看著戲詞翻譯,而不是以「聽聲辨字」來翻譯。 如果霹靂所用的台語俚語都能被敝人所理解,那我便想不出這種人才有任何無法翻譯霹靂戲詞的理由。 以上,僅給霹靂一個參考。

9):「其他如黃強華先生有提的主題樂園事,個人以為應從藝術館的靜態擴展至動態(如宜蘭傳藝中心即可),採漸進式,依市場機能擴充,才不致於CEO的理想與市場現實差距造成企業危機。」
深表讚同。 依公司財力與人口消費力為主要評估考量,審慎決定這“主題樂園”到底該是何種面貌。 是如宜蘭傳藝中心、劍湖山樂園,還是美國 Six Flags這種主題樂園的規模? 又,消費主力只有臺灣民眾,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打算如何吸引國外遊客? 請黃董把通盤上下皆想清楚哦。

綜觀你的留言,說得很不錯啊。
===============================

而後是敝人對霹靂公司的碎碎唸。

一、霹靂公司長期忽略海外戲迷的力量。 此游離力量若能被聚集,霹靂可知這助力於拓展海外版圖時絕對有用?

二、即使霹靂會會員是對海外戲迷採開放態度,但在霹靂網上,對其他商品則是完全不開放海外通販的。 霹靂是未做好應對海外訂購的準備、對其服務品質不俱信心,還是不敢擔負運送期間的任何風險?由此來看,其實霹靂公司根本尚未做好進軍國際的準備,因為他們目前只敢在國門內走跳。

三、霹靂網的英文版本轉換… 很好笑,只有「About Pili」一頁是英文的,若選擇 Latest News Summary、Pili Traditions、Related Informations (霹靂啊… “Information”一字為不可數名詞,根本不能加 “S” 成為複數)、Customer Service Online (Customer Online Service 比較通順吧?)… etc.,顯示的仍是中文繁體字ㄟ… 這叫國外人士如何充分認識你?

四、販售的劇集DVD之包裝實在令人詬病。 敝人能了解霹靂想“創新”的心理,但這實在無須發揮在那大小不一的包裝盒上。 DVD收藏盒之主要功用不就在於保護片子不受外力所損傷? 但以「刀戟戡魔錄 I & II」原版DVD的“收納盒”為例… 那超長設計不夠佔空間? 那該死的淺凹槽加上中心的“棉墊”真能卡住DVD片在它該在的位置? 黃董可知一般書櫃內層不常有高於35公分規格的,可「刀戟戡魔錄 I & II」的“收納盒”竟高達37.1公分… 敝人是調整過自己書櫃裡的格局才能塞進它的耶。而那“收納盒”根本Hold不住DVD片子,一翻動它,disc掉得到處滾。就算一個個又排好了,一要闔上那“收納盒”時,disc又叮叮咚咚地逐一掉下來… 您當敝人真喜歡玩“掉、撿、排放”一再重覆的遊戲!?氣得敝人立即跟錄影帶/DVD出租店買來他們在用的多片收藏盒,免花費不小的原版disc慘遭意外刮傷之禍! 在您們想出那些新奇的收納方式後,可否先測試它的實用性再決定採用與否?另,收藏盒尺寸大小不一會增加收藏整套劇集者的麻煩。 高高低低地排放在書櫃裡,也很難看ㄟ! 在這個講求環保的年代,真不知收藏盒被設計得如此佔空間與無謂的華麗有何好處。敝人重視的是劇集內容與畫質好壞,不在收藏盒有沒有典當的價值! 如能省下多餘與不當的包裝材料成本,直接將「貼心」反應於售價上… 會否更得戲迷之心?

五、霹靂布袋戲於美東播出的最佳 Channel不會是Cartoon Network。 以紐約而言,應該是Channel 5、7、9 、11,或是專播「南方四賤客」的那個電視台。但是,我相信霹靂會選擇在Cartoon Network上演「爭王記」,背後必有不得已的考量,其中之一也許就是Cartoon Network是在全美各州皆有的頻道,但紐約州的電視頻道訊號卻是不被其他州(例如:康乃狄克州或新澤西州)所接收的… 則霹靂不得不選擇與Cartoon Network合作。 只是,Cartoon Network不會為霹靂布袋戲大張旗鼓地做宣傳,更無法一次播放1小時的布袋戲劇集。實際上,霹靂劇集若是不一次演上一小時的時間,是很難對完全不認識它的國外觀眾產生吸引力的。 而霹靂劇集本身既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多頭劇情在進行,如今再被Cartoon Network的商業廣告所切割,劇情必陷入看似更支離破碎的困境。
(◎ 1/27/2008更新資訊:可在全美的其他州收看Channel 5、7、9、11台的節目,但台數會與在紐約州地區不同。)

霹靂若是想循日本動畫的方式來攻佔美東市場… 似乎也很難。 難就難在日本卡通被接受度高,孩子易於瞭解,而霹靂布袋戲不比卡通討喜,接受度也因此大大降低。故,不建議霹靂以限制多多的劇集來開疆闢地,應改以電影這種包袱較少、效果更顯而易見的途徑搶攻美國市場。 那麼,宣傳費用當然該捨得捨囉。 之前提的可利用之方式,又無須做全了,量力而為便是。

何以說霹靂該為自己「市義」? 因為,名聲好,易“募款”。 「魚幫水,水幫魚」;各大企業中不少有設立贊助文教發展的基金… 霹靂可以「募集」部份所需資金。
張藝謀當年為拍「菊豆」一片,只在中國大陸籌得一百二十多萬人民幣之數,卻於日本找到一百萬美金的投資金主。 中國政府為在2000年辦那一系列的「走近中國」文化宴饗,從外國企業家處得到的贊助資源恐怕就不只值一百萬美金了。霹靂若真的只靠它自己便想把自己成功推向世界舞台… 是不是太刻苦了? 當然,霹靂恐怕沒有名氣能爭得海外金主的投資,更無法從外國企業家們的口袋裡挖出金磚,所以它才更需要「市義」,藉此也能鋪寬人脈關係。

政經、政經… Bastbook可認為政經有分家的一天? 如果黃董確認為霹靂布袋戲是「商業」走向,則它怎能不知政治力量的好用之處?霹靂當選為「臺灣意象」的代表,但可有如選美皇后般的親善大使之實? 與其跟我國政府談「要求保護」,不如實際地「借力使力」,商借臺灣駐紐約辦事處的文展大廳一用,請政府全力支持「發揚臺灣文化」嘛。不過,扁政府將臺灣搞得烏煙瘴氣,它是否願意無條件讓臺灣駐紐約辦事處及當地台商傾力相助「發揚臺灣文化」… 目前就有賴霹靂的能為囉。 只是扁政府不能忘記,發揚臺灣文化本就是他的責任與義務,在這方面他不該再落人口實;這是霹靂能爭取的籌碼。 霹靂若是能善用它可用的資源… 很多看似辦不到的事其實是可以辦到的。

Piliman大人不是在他的留言中列出了豐田管理的14項原則?
原則1:管理決策必須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即使必須因此犧牲短期財務目標也在所不惜。
敢建議霹靂砸下大資本為進軍美東造勢,好像是符合這原則1嘛… ^^||| 但前提是,霹靂公司必須真的有決心要站上世界的舞台。

算了,頭痛了,不打字了,暫時這樣胡說吧……=”=
 
 
《Bastbook 回覆於 03/11/2007  20:28:47》

>黑道書也不是很好心… 害敝人白翻了十八頁留言才知道那主題中根本沒有黃大談話內容的節錄。 =”=+ 該主題題目是騙人的!

主題又不是我下的,是商品管理員的公告,我一開始就說“個人有在霹靂網上放上想法,你先看看,或有察覺我們的角度切點大不同的原因”,你要被主題給迷路了,我那有辦法。

註:該位商品管理員也在那次專訪後就被迫離職了,好像是周邊商品組人員改組,人事變動。

還有,你的窩,你可以改字刪文,我不能,留言常常寫一半就被刪光光,被修理N次了,所以我會先下載成文字檔,等有空再回覆,所以你再修的內容,我不曉得。

專訪內容,你參考下面這個吧!分上、下及整理三篇,另一篇非凡雜誌(有產值換算,與我的算法同),個人覺得作者有些地方的陳述加了太多自己的認知,所以不是很完整的呈現,不過這是我能拿到較完整的東西,如果你能看到原始影片,或許有更多不同的看法。

http://blog.yam.com/cushat/article/7415351
http://blog.yam.com/cushat/article/7564484
http://blog.yam.com/cushat/article/7712886
http://blog.yam.com/cushat/article/4004216

「分析~雕刻師的未來路」這個主題是Piliman大提供我看的東西,可以明顯看到編劇與雕刻師之間的利益關係及一些大霹靂內鬥情況,個人有發表看法,下面一篇是Piliman大人暨pzman代為轉貼的內容。

http://www.silon.org/vbb36/showthread.php?t=7860&page=9

>請問,這七十億的年產值估算中,50代表的是什麼、140又是代表什麼?
50為一年出片周數,140為租片價,非凡雜誌還用160元算,我又太高估霹靂了。

遠見雜誌的內容(部分),這篇原文,黃強華先生有提到「我們沒有競爭對手」,這是個人第一次親眼所見,第二次為年代新聞的「藍海年代」專訪節目,親耳所聞,另有幾次是其他網友貼的,是雙黃上其他節目時說的。

http://www.gvm.com.tw/theme/catalog_inpage.asp?ser=12206

看了你的回覆,我有個新想法,就是先把我認為可信的資料提供給你看,你也把所知道的資料讓我參考,重新思考再評論,比較不會有討論資訊不對稱落差,與雞同鴨講。

用有限的資訊去推估可行性,比天馬行空的唱高調來的真實,太多澎風數字是不足採信,這是為何個人在某編處提說,如果能做好出租率的提升一個百分比,遠比賣周邊毛率來得更大的原因,出在我算過很離普的出租市場數據的評估。

年代專訪也是個人對黃強華先生非常跌破眼鏡的一次深刻印象──缺乏新管理知識的問題,算是新發現,大吃驚。

有個提議,希望用交換看法的形式討論,不要用說服性或冷笑話(很呆,很容易誤解),畢竟我們只能在有限的資料中推敲,用了說服性的文字,很容易走向個人立場,而非假設性看法與建議。

假設性讓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分析與想法來判斷可能的出路,如果那天大霹靂CEO真看到了,他們就能對照自己的實際營運與別人的發現做比較。

大致上,個人發現很多網路相關訊息都太美化,很虛,或許這也是大霹靂CEO一直無法看清楚的地方,把網友的奉承當成“好到沒缺點”,事實是這樣嗎?數據可以破謊言。

不過有一點可以先跟土匪凡說,在個人完全沒有資料的時候,我的看法與你有一半相同,對全球的霹靂之路是一樣的,但這相同的部分在我陸續收到的資料中重新評估,除了如上我所知道的資料外,另一重點是大霹靂對外發布新聞的公開發行事,到如今幾乎沒看到進展,這點更讓我懷疑大霹靂營運成效,第三是在最近二次的群體與出租店發生種種事件中,都有跡象顯示大霹靂可能有嚴重的經營瓶頸待解決。

至於不相同的一半,就是個人經驗與專長,這點倒是可以好好運用,你看到什麼,我看到什麼,怎樣的處理較為理想。

你慢慢看,不要急著回覆。

>霹靂該請的,本就不是[董事長秘書],而是能放眼世界、運籌帷幄的[軍師]. 能獨立辦事又不受後宮干涉的[軍師].

是的,這也是我看完「藍海年代」專訪中探得黃董的心事,他想衝,但不得其門,還有對「信任」的看法,或許這一連串打擊「信任」的事必親躬,就來自家族派系的鬥爭,繼而公司內部組別的各懷鬼胎,「信任」就變成昂貴的資源吧!
 
 
《水凡回覆於 09/01/2008》
 
仔細看完那位大人整理出的「霹靂布袋戲的海藍策略」全文… 老實說,沒有太多收穫。她確實在文中加入過多自己的觀點,造成閱覽該文的人們(指未看過該訪談節目的)無法完全清楚分辨,哪部份是她自己的感想,而哪部份又是黃董自己說的話 (未被編輯過的)。如果可以,敝人真希望自己看那節目。

節目上集的部份似乎沒有什麼新意,倒是筆者表示「有些東西一但被「創新」,它們可能將不再是傳統」的看法讓我比較想說說自己的感想。 舉例說吧: 端午節的傳統應景食物為粽子,可各地人們喜愛的口味不同,時代改變的同時亦產生不同的粽子餡料與烹製方式。然而,「鹼水粽」是粽子;「台南粽」仍是粽子;「粿粽」還是粽子;「紅棗粽」亦是粽子。 粽子的口味或種類之創新… 是否降低了它是端午節之一部份傳統的實質意義? 則,布袋戲在力圖創新的同時,為什麼得先背負「不再是傳統」的假設? 「創新」可以與「傳統」融合;「創新」不是「傳統」的墓塚。霹靂布袋戲,不應該害怕改革傳統。 「改革」不等於「改變」。

至於節目下集的部份,僅挑幾點來說,而後會提及的部份先跳過。 一、美國卡通台常修改日本卡通內容再播放,這已是行之多年的慣性,不是「據說」而已。 曾在敝人的天空部落格小提過這種實例,今不再多談。二、新電影主題為東西方傳說人物之戰;玉皇大帝V.S.宙斯… 霹靂必須小心其內容走向與對白拿捏,若有不慎… 請回憶多年前迪士尼出品的新「阿拉丁神燈」電影所引發的風波,要有心理準備。 當年阿拉伯人因新「阿拉丁神燈」裡的幾位阿拉伯角色造型醜陋又惡行惡狀,便質疑迪士尼公司刻意醜化及污辱阿拉伯人,最後逼得迪士尼公司出面道歉。已有前例,霹靂慎防。 三、關於霹靂多媒體以「聖石傳說」、「爭王記」西征美東卻暫得挫敗結果之檢討… 敝人認為誠如楓狂小刀所言:『我看只是方法還不對而已,文化差異的距離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失敗絕不能全歸咎於「文化差異」。 那兩場敗績,文化V.S.行銷面的問題同樣重要於 文化V.S.內容面的問題。 多數國人總以為「文化差異」是目前霹靂多媒體跨不過去的鴻溝,但許多國人並不清楚中國大陸在美國推展中華文化的努力。 中國很擅長以「文化」為深耕美國這廣大市場的前鋒武器。所以,為何多數美國人看得懂「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夜宴」與「滿城盡戴黃金甲」,就是不懂「聖石傳說」? 而那到底是「不懂」或「不喜歡」,霹靂做過任何調查嗎?霹靂可不能一昧地只知道以「文化差異」為挫敗的結論。 四、木偶演的不如真人演的吃香? 當然有此痛處,但它不是絕對因素。 美國早年有幾部電影及兒童劇是以黏土玩偶為主角,您可曾看過?那些黏土玩偶的肢體語言之僵硬程度遠勝於霹靂的木偶… 則,當時的黏土玩偶電影尚能被美國人所接受,為何木偶電影卻不行?霹靂多媒體公司… 請再想一想吧。 五、以「客製」地位為其他國家之腳本代演布袋戲? 以更符合當地文化的腳本來搶攻該地區的市場、開拓知名度,這是可行之法。只是,「客製」這角色可以賦予霹靂多媒體在製作劇集的過程中幾分主導性? 與其說「客製」,為什麼不用「合作」這種說法? 「客製」,似乎霹靂的主導權將矮人一截;「合作」,至少是對等的地位。無論霹靂最終決定如何替其他國家製作布袋戲劇集,最重要的原則是── 請維護自己的專業立場。

在「分析~雕刻師的未來路」此議題中,Bastbook說到:「個人認為既然依現行公司貨與私發貨間的落差能高達一萬元以上,這也就代表公司貨有下降空間,並能再低於目前的私發貨價格。」理論上來說,敝人絕對同意此想法,然而,就會計層面來看,霹靂賣的偶的成本投入遠高於雕刻師的私發偶,不是嗎? 霹靂網的架設費用 (因其涉及「廣告」項目。 需計算分攤的百分比)可納入成本之一、霹靂公司付給雕刻師的酬勞得計算、著作權利更可被視為投資之列,更遑論簽約雕刻師所沒有的霹靂多媒體之「商譽」。
舉個例子說明: TIFFANY&Co.於2007年秋冬推出一款由許多小碎鑽鑲成的鑽石項鍊 (抱歉,沒有型號可提供),設計華麗且典雅,售價為美金十五萬元。 值得深究的是,目錄上沒有標明此項鍊所用的鑽石總克拉數目,更別談鑽石的淨度等級與顏色… 但它可以賣到美金十五萬元耶。 小碎鑽並不值錢,可是當它被鑲在TIFFANY&Co.的設計作品上時,頓時身價暴漲何止幾十倍。 然而,當今日同一款鑽石項鍊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家沒沒無聞的珠寶店中被設計、成形與出售… 它還值那美金十五萬元嗎? 雖說敝人認為TIFFANY&Co的鑽石項鍊太貴,但其他花錢消費的顧客說「值得」呀… 因為這個牌子就值這個價位。 同理可證;霹靂的公司偶價位不低,那是因為它仗著自己多年努力至今的成果,評估它的木偶值這麼多錢。 故,公司偶的價格不可能低於私發偶,也沒有必要低於私發偶,只要它的品質真的達到應有的水準。可霹靂現在的問題在於… 花錢消費的多數顧客說「不值得」啊。 這其中的認定/評價的落差,正是霹靂需要好好研究與改善的問題之一。
雖說第四代矽膠偶將漸漸阻斷雕偶師的生路… 但這是時勢所趨、無法避免的結果。 一旦矽膠偶被上市出售… 霹靂最起碼可以更容易地控制產品質量與縮短出貨時間;這對想要與本尊一模一樣的偶人的客戶而言,可能是一件樂事。

Bastbook大人說,以黃強華先生所指出的100萬人次(月)的出租率來換算,其影片年產值應該大於七十億(1,000,000×50×140=7,000,000,000)才對,但以你或非凡、遠見雜誌的估算,霹靂的影片年產值該是十二至十五億左右。若以上列算法倒回去推估,$1,200,000,000/50/160(就以非凡雜誌的$160元來除)… 為什麼月租人數不是150,000人次左右? 若以你所推估之影片月租人數為八千四百人左右,8,400×50×140(以你當初的保守估計數字來算)… 為何霹靂的影片年產值不是$58,800,000? 可見你是由不同的算式才得到那八千四百人的推論數字。 那麼,請問你的算法為何? (必須問,敝人的數學概念不好。)

很可惜,敝人一直沒有機會親眼看到或親耳聽見黃董談談他自己的管理原則。 所提的「豐田管理」與「長尾理論」又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境界… 實在太難了解在黃董的“建築藍圖”下到底驅使著一台挖土機還是園藝用小鏟子。 若真以「豐田管理」為借鏡,請黃董自問:做到幾成、最需要克服的難題又是哪些? 這在公司內部開會時,可以尖銳一點地面對與討論。

黃董雖一直有心將「家族企業」轉型為「公司企業」,但在做法上總沒有破釜沈舟的氣魄。 若欲整頓內部,無論是在企業結構或人事結構上,請黃董先正視內部問題的來源之一,那就是:自己的太座、董事長夫人。在一個建全的企業結構中,可有「董事長夫人」或「董事長先生」一職的存在? 如果沒有,那無職務、職權與職責的董事長夫人就不該在公司裡安排自己的人脈、安插自己的眼線,有意無意間地加深了派系問題,進而多少干擾到公司事務。黃董自己心裡應該明白這情況到底存不存在的。 發號司令的人多了,內部的聲音與步調更無法一致… 還如何談「信任」或「向心力」? 而真正需要的「顧問團」或「智囊團」卻不見影子。

另外,請看霹靂網的「人才招募」(http://home.pili.com.tw/recruit/joblist.php) 中所徵求的董事長秘書一職的條件… 從早前的不限性別,改為而後的「限男性」(多年來一直盯著此職缺的無聊人的觀察),那暗示著什麼啊? 是女性在工作上的能力不如男性的,還是女性對某些人的威脅性多過於男性?若徵才條件的變動只在學、經歷與技能方面,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當性別考量開始凌駕專業條件之上時… 霹靂是否有可能與更適合此職務的人才失之交臂? 呵呵~~ 請黃董自己慢慢分析吧。 

敝人所九卦的東東向來不是數據與統計,多是在私人討論中提及的,不可能公開。 對許多範疇,老實說,霹靂自己都沒有做過調查與統計啊 (譬如說:對海外戲迷,霹靂了解多少?)。我們有哪些看法一致、哪些有異,直接一條條例出討論就是了。 能辯、能答的,我會回覆;其餘的… 不可說,或不懂怎麼說。 沒想過要去說服誰。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nai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